明義第一
古时启蒙,无不从最简易处开始。昔有《三字经》为例,今日编程教学亦依此理。编程中最简易者,莫如「问天地好在」。其代码如下所示:
吾有一數 曰三。名之曰「甲」。
為是「甲」遍。
吾有一言 曰「「問天地好在。」」。書之。
云云。
运行此程序,可得:
问天地好在。
问天地好在。
问天地好在。
或问:为何曰「问天地好在」?答:盖因机器未编程时,混沌茫昧,不知天地所在。既经编程,骤然明朗,如拨云见日。故欲问天地之安好也。
或问:为何问之三遍?岂天地耳聋乎?答:非也。此乃示「循环」之用也。「循环」者,谓一事重复多次也。如车轮辗转,如日月交替。或问:欲行五遍可乎?千遍可乎?答:无不可也。
為是五遍。
吾有一言 曰「「問天地好在。」」。書之。
云云。
為是千遍。
吾有一言 曰「「問天地好在。」」。書之。
云云。
或问:「甲」何意?何不用「乙」?答:「甲」者,变量之名也。名者,所以指其实也;实者,值也。欲三则三,欲五则五,此即变量之义。再观此二句:
吾有一數曰三。名之曰「甲」。
吾有一言曰「「問天地好在。」」。書之。
「吾有一数」「吾有一言」者,乃声明变量类型也。数者用于计算,言者用于传讯。物各有类,不可混淆,犹马之不同于鹿,人之不同于鬼。故预先声明,以明其类。
「曰三」「曰「「问天地好在。」」」者,乃赋其值也。后若有问此数几何者,当知其为三;言亦同理。
「名之曰「甲」」者,乃命名变量也。如人名赃获,剑名巨阙。后凡言「甲」者,即指此变量。然万物皆在变化之中,昔之广陵,今为芜城。欲改「甲」为四,可如是作:
昔之「甲」者 今四是矣。
「书之」者,盖因运行所得,机器自知而人不可见。故用此令其示结果于人前也。
或问:甲字上下有引号如矩尺,何意?欲省之可乎?答:不可。此乃引号也。「单引号」用于区别变量名,「「双引号」」用于区别字符串。若无此符,不能辨其义也。又问:句读空格可省否?答:这不过是帮助阅读罢了,对意思没有影响。故前例亦可书作:
吾有一數曰三名之曰「甲」為是「甲」遍吾有一言曰「「問天地好在」」書之云云
「问天地好在」之例,至此大略明矣。